德旺图书馆举办《寻路中国》读书会

5月16日晚7点半,德旺图书馆梦享屋清风习习,“书香满园庭”系列读书会之《寻路中国》专场活动正在进行。同学们“以书会友”,在主持人朱凯峰的带领下,跟随美国作家彼得·海斯勒镜头一般的语言,换一种视角品读、体察我们日日夜夜生活其中的中国大地。

 

《寻路中国》出版于2010年,是美国作家彼得·海斯勒驾车漫游中国的旅行实记。在活动开始之初,主持人朱凯峰播放了一段自己去年在台湾骑行的视频。他说,他喜欢旅行,喜欢骑着单车或用双脚探寻市井繁荣、乡村风貌、思考人情冷暖、社会变迁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《寻路中国》这本书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和情感共鸣。随后,他以作者驾车旅行顺序为线索,将本书分成“城墙”“村庄”和“工厂”三个部分依次展开介绍。在“城墙”部分的讨论中,同学们顺着主持人给的关键词,重温了这段长城之旅:东起山海关,经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,一路向西。在夹杂着对长城的历史分析中,我们认识了民间长城研究者老陈,感受到西部部分村庄的生存困境,某些日常司空见惯的场景,如道路上铺晒的谷物、熙熙攘攘的葬礼、汽车鸣笛的“喇叭语义系统”,在外国人“旁观者”视角下,充满了“会心一笑”的陌生感和新意味。

而后,在“村庄”这部分,作者着重描写了北京郊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通过村民魏子淇的“奋斗史”,展示了改革开放政策对村庄及广大农民的影响和转变。大家围绕“现代与传统”这个关键词展开了有关城乡发展的讨论,大部分农村的年轻人因为生存压力搬离了村庄,而乡村在久居城市的人心中又成了“诗和远方”的具象载体,两者看似对立,又相互依存。接着大家跟着作者的笔触来到浙江温州,这里有大批的小工厂建立、成长、衰败。罗师傅与他的内衣调节环生产工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缩影,行业发展的不平衡、创新能力不足、类似商业间谍的跳槽方式也折射出市场经济初期经济圈发展的乱象。正如作者自己所言:“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、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,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。”如何看待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?发展中存在哪些不容忽视的变化?这些变化主要表现或隐藏在哪里?对于这些问题,《寻路中国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,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启发,主持人总结道。最后,同学们也现场分享了自己“在路上”的所见所闻,所听所感。正所谓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,让旅行在享声色之美外,也融入思考的重量和知行合一的意义。

据悉,“书香满园庭”读书会是德旺图书馆的品牌阅读推广活动之一,旨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,多读书,读好书,养成爱阅读勤思考的好习惯。自2017年9月开读以来,已成功举办9期,先后读过《围城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我们仨》、《最好的告别》等书目。该活动鼓励同学们用两周时间精读一本书,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,参加现场读书会,在主持人的引导下,畅所欲言,相互学习。下期读书会将于5月30日晚7:30在德旺图书馆梦享屋举行,共读“童话诗人”顾城的诗作,欢迎校区师生参与,共创美丽书香校园。

(德旺图书馆  毕媛媛  李文清)